sk6238量产工具-(sk6281)

常见问题 次浏览手机阅读
(sk6281)

壹心理主笔团 | 碗仔

你信不信,只要我提一个问题,99%的人都想哭。

问题来了,你今年存了多少钱?

我知道你很忧桑。别难过,港台的同龄人也不好过。

2016年,香港15~24岁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数是9266RMB。与5年前相比,他们每月到手的钱多了34%,涨幅也抵抗了通胀率。然并卵,房地产成了压死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,当年香港楼价涨了52%

在台湾,20~34岁年轻人每月拿不到3万新台币(约6600RMB),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是2.3万新台币(约5000多RMB)。若生活在台北,每个月至少得有2.8万新台币(约6238RMB)。

据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的市场调查显示,千禧一代(1982~2000年出生)中,23%对未来财务表示悲观。

你是不是在捂嘴偷笑“原来,没有存款的90后,不止你一个”?Too young too simple,人生已经如此艰难,有些事情还是要拆穿。

2018年,《腾讯00后研究报告》显示,00后的平均存款是1840元。嗯,或许你比00后还穷。

别怕,明年就会好起来的了。因为,大家都习惯了。你有没想过,“为什么我们总是越花越穷,越穷却越想花钱”?

01 “我什么都没有,心情不能没有!”

@子辛 | 月薪8K | 无房无存款

子辛,一个赚多少花多少的女子。

每月4万的信用卡+花呗还款额,换来她的“贫困精致生活”。SK-II神仙水保湿,雅诗兰黛小棕瓶抚细纹,纪梵希口红显气色......皮肤已经被“宠坏”,很难再用白菜价凑合。想起刚毕业的时候,她用的还是一百来块的相宜本草爽肤水。

后来,她涨了工资,月薪8k。上个月,用了5年的电脑报废,买了台Macbook,京东白条,分期付款,每月还2500。

子辛自嘲:“以前每花一张人民币,摸摸胸口感觉还有点痛。现在二维码一扫,花呗一点,好像也就那样了” 。

每月花呗提醒还账、银行催款的时候,她都特别焦虑。为了缓解还款压力,她做过网络兼职刷单,赚点平台运营费,平日也拉不少写稿的私活。

她不是没存过钱,当年攒钱买房,深圳南山的房价5万/平,攒了2年,涨到7万/平。即使不啃老不作奸犯科不坑蒙拐骗,一个正常人得存几辈子才买得起房?

反正她已经放弃了。老一辈人喜欢把钱存在银行,可她觉得,银行的利息再怎么样都跑不过通货膨胀。

“攒钱的速度永远追不上房价、房租和物价,尤其在北上广深,随便吃顿饭好几百,交个房租好几千就没了。钱越来越不值钱,那我干嘛不花得开心点?

努力工作,赚钱消费你想要的生活。毕竟,自己过得开心比较重要。现在的钱不花掉,既委屈了现在的自己,又委屈了未来的自己。

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、上海心理学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分享到:“90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,他们是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”。

从来都不知道,任性背后,更多的是尊重内心感觉,生活都这么苦了,心情可不能更苦。

02 “每天都用六位数密码保护不足四位数存款”

@老D | 月薪7K | 有房无存款

老D有套房,但她的银行卡里,余额不足四位数。

她是摄影师,当年在英国留学,身边的中国朋友开Party,她在机场免税店做中文导购。时常攒上许久的钱,利用假期周游列国,开启自己的旅拍事业。

她说:“与其守着一堆钱,不如投资自己,增长见闻也好,提升知识也罢,都是塑造自己最美好的过程。”

她的同学飞米兰买大牌衣服,她跑到新西兰Gap Year。从奥克兰到惠林顿的火车上,遇见一位大妈,20年前她遇上车祸,差点永久瘫痪,所以她特别感激生命;深夜初到美国,联系不上民宿房东,走投无路时询问邻居,竟发现是留学生,对方征询自家房东后收留她,热泪盈眶。

早在老D上高中时,她爸早就以她的名义给她买了一套房,那时的房价才5000RMB/平。回国后,凭着自身的设计专业,她把房子装饰一番,放到Airbnb上,一跃成为房东。实惠的价格,文艺的装修,让她获得一部分额外收入(具体数字她说要保密)。

她是个爱折腾的姑娘,靠着出租房子赚来的钱,又去做理财、买网络课程、付费社交圈、出国旅行.....

她的座右铭是:“让自己升值,然后暴富”

只有暴富了,你存下的钱才算是“资本”。否则,只是可怜的零花钱而已。

20~30岁,最应该投资的是自己,要“理”的“财”,是自己的“身份资本”。

这个词来源于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在TED的演讲《20岁光阴不再来》。获得身份资本指的是去做增加你自身价值的事情,对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投资。

03 “成熟的标志是你意识到钱永远都存不够”

@林静 | 月薪6K | 有房有存款

“有时候,我还挺怀念结婚前的日子”,这已经是林静第5次对别人这么说了。

当林静还是一名“没心没肺”的姑娘时,她一毕业就回到二线城市,吃住在家里,不用付房租。月薪6K,办了一张半年的健身卡,报了个画画班,周末和恋爱3年的男友吃饭逛街看电影。生活虽平淡,但还是能攒点小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包包。

2年前,林静和男友结婚了,她算了笔账:

房子首付80万,是双方父母和俩人积蓄凑的。

俩人到手工资13K,每月还款8300RMB。

车的各种保险,保养1000RMB/月。

按照增长,俩人的可支配收入:13000-8300-1000=3700RMB。

婚后的俩人不敢随便花钱,一件好几百的衣服,林静都把它放在购物车里好久。

“自从有了房贷,压力巨大,父母们都尽力了,经济上也帮不了我们。所以我们约定好,婚后3年内不生小孩。谁能想到天意弄人啊,偏偏去年不小心怀孕了,真是又惊又喜,总不能把她打掉吧?”

林静老公做的是设计,他盘算着在孩子出生前多接点私活,给孩子好一点的生活。如今,孩子已经1岁了,林静总是为钱发愁:

“现在读个幼儿园也不便宜,好的私立要1万多/月。我知道也可以读公立,但教育资源不平衡啊,谁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。”

上个月,林静的妈妈住院了,医生说怀疑是“胃癌”。等待检查结果出来前,林静焦灼不安,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,两份工资养5个人,从医院出来,她忍不住哭了。“我自己怎么生活都可以,但不想委屈了孩子,也要让父母治病,还要还房贷,钱永远是存不够的,好焦虑”。

中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焦虑的人群了。求学压力、求职压力、工作压力、升职压力;又或者房贷压力、逼婚压力、二胎压力、中年人的赡养和抚养压力……

这些压力掐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关键节点,喘不过气。

04 “有些人,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穷忙”

@荣哥 | 月薪2.5k | 无房无存款

荣哥今年23岁,是我家对面的单车修理员。说着一口不那么流利的粤语,这是他搬来东莞生活的第3个年头。

我爸喜欢唠嗑,周末回家,我俩在荣哥摊前聊天。

“你女儿工作多久啦?”

“都3年了。”

“哟,我都工作7年啦。从小家里条件不好,16岁毕业出来打工,去了广州、深圳、株洲,前几年来了东莞,谋了份清洁工的工作,早上扫完街,下午就摆摊,过几年还想娶个媳妇呢!嘻嘻。”

看着荣哥黝黑皮肤上的笑容,我想起日本的一部纪录片 ——《日本的穷忙族》。

22岁的小山良人来到东京的一家职业介绍所找工作。高中毕业时,小山良人赶上泡沫经济破灭,没能继续读大学,开始打工生活,他曾跑了7家不同城市的工厂。

4年前,他来到东京,在一家洗车店里工作,同时又在便利店做零工,晚上只能睡在废弃纸箱里。每天只想着下一餐自己可以吃什么,钱都是捉襟见肘,更别谈存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经历了“平成景气”后的日本,从1992年开始,一大批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,全国地价下跌。2000年后,日本经济虽有所恢复,但这10年的阴影一直笼罩全国。日本企业为了削减人事费用,开始不招正式工,或解雇员工。2006年,穷忙族家庭已达400多万。

电脑

这些整日奔波劳碌,却始终生活贫困的人们,穷忙族穷的原因不同,但都在努力地生活,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家人。

钱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,但长期处于穷忙状态,会让人失去社会的关联、工作欲望,甚至失去作为人的自尊心。

有些人光是活着,就已经竭尽全力。

05 为什么没钱?或许你和钱“有仇”

《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》显示,90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,是70后增幅的两倍。据《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分析》,全国年轻人人均收入为6726元/月,月均支出为4386元/月

在新精致主义的消费时代,买不起房,工作压力大,别人的成功在朋友圈全面轰炸,最安慰自己方式大概只剩买买买了。

当然,我并不主张毫无理性的“消费至上主义”。

那些买得起房的人又很好过吗?

并不是,更多人会像林静一样,透支父母的积蓄,还要贷款做房奴。

除了现实原因之外,你有没想过,自己为了升职加薪没日没夜地加班,可为什么有钱对你来说还是这么难?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:

1.

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露易丝·海在《生命的重建》中列出了26条“与钱过不去”的观点,看看你中了哪几条?

钱是丑恶的和肮脏的;

钱是邪恶的;

金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;

我很穷,但是我很清白;

我很穷,但是我很好;

有钱人是骗子;

我不想有钱,不想盛气凌人;

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;

我永远不会挣钱;

花钱比挣钱电脑快;

我总是负债;

穷人永远不会翻身;

我的父母很穷,我也会很穷;

艺术家不得不与金钱抗争;

只有骗子才会有钱;

总是别人先到;

哦,我不能收费太多;

我不应得到;

我不够好,无法挣钱;

不要告诉别人我在银行有多少钱;

永远不要借给别人钱;

节省一分钱就是挣回一分钱;

为“不测风云”而存钱;

压力会产生在任何时刻;

我憎恨别人有钱;

只有努力工作才会有钱。

2.

只要提到钱,很多人想到贪污、肮脏,或憎恨比自己富有的人;

贬低有钱人,来换取自己“没钱”的清白好感;

当你挣了好几千,却因为这个钱挣得太容易惴惴不安;

你意外获得很多钱,却不知道怎么花,或花了不少冤枉钱的无意识损失行为;

老板评价你“与世无争”,你只想着把工作做好,却在利益竞争关头主动躲避......

3.

假设你看到一个年轻女生,打扮精致,背名牌包包,每天开名车上下班。你会想到什么?

4.

前阵子大热的电影《西虹市首富》里有个终极命题:“你如何在1个月内花光10亿”?

若你中了第1和第2道题中的任何一条症状,在第3道题里想到诸如“年纪轻轻的,整天买奢侈品,她怎么可能买得起那部车,肯定被包养~”的答案,而在第4道题若回答不知道怎么花,就说明你已经患上了“金钱恐惧症”

此种症状恰是反映在金钱面前的自卑感与恐惧感,一般人不易察觉,却又主导潜意识,让你对钱产生敌意,进而远离。

即使你的外在行为渴望有钱,但潜意识里或许并不期望变富。

电脑

都说要考察一个人的能力,最好看他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。赚钱反映你的能力与见识,花钱反映你人格深处的“气味”。

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在TED演讲时分享到:

“人的一生,80%最重要的时刻发生在35岁,必须承认,20~30岁是决定你最重要的10年。”

30岁要赚大钱往往看你前10年如何投资,例如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,把钱花在增加自身价值上,积累经验和眼界......

当然,年轻时,你可以选择疯狂,选择漂泊,把那些荒唐的、幼稚的、热血沸腾的想法 一一 经历,就算输得一败涂地,你还有机会重头再来。

最重要的,是有勇气去尝试,去撞南墙。

想起《本杰明·巴顿奇事》里有段话:

“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,

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,

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,

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,

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。”

我相信,你终将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,那比钱本身更重要。


喜欢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