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荣321bb量产工具-()

192.168.1.1 次浏览手机阅读
慧荣321bb量产工具 ()

这个内容来自@什么值得买APP,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 |作者:gaojie20


前世

▲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收购。Solid State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我们领先的闪存和卓越的能力 SSD 技术将为合作带来重大机遇,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增值解决方案。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我们 SSD 市场领先,致力于人工智能和5的发展G、由物联网和云数据中心驱动的新型 ICT 基础设施。” --KIOXIA控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Nobuo Hayasaka

随着KIOXIA收购原光宝科技SSD业务完成后,原光宝科技SSD改名为业务Solid State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,简称SSSTC,而Plextor品牌按照KIOXIA继续规划SSSTC存在高端消费品牌。如何解读这句话,简单来说,SSSTC就是SSD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制造商Plextor是品牌运营商。如何解读这句话,简单来说,SSSTC就是SSD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制造商Plextor是品牌运营商。

SSSTC的PCIe Gen 4x有两方案暂时有两个,CA6和CL4。

▲可以说Plextor所有的选择都来自SSSTC,比如M10P产品就原自SSSTC的CA6产品线。

▲而CL2230、224242和2280三种规格。

▲CL4 2230

▲CL4 2242

▲CL4 2280

而CL4 2280则被Plextor选中,经过FW的定制和NAND选型后,就有了M10E这条产品线。

今生

▲在我看到M10E上市时,第一感觉是WD SN570有对手,显然,Plextor是剑指WD SN570来了,首先也用了。KIOXIA/SanDisk BiCS5的112层堆叠3D TLC,其次SN570的WD inhouse主控是PCIe Gen 3x4,而Plextor有意使用支持PCIe Gen 4x4的SMI SM2267XT去应对。

在今天的趋势中,SSD分级越来越清晰,PCIe Gen 3x4被边缘化低价化,PCIe Gen 4x4被各种buff加强重点发展。IO接口速度为1200-1600Mb/s的HDR(High Data Rate)NAND被使用在PCIe Gen 4x4产品中,而800-1200Mb/s的NAND广泛应用于PCIe Gen 3x4中。首先在NAND应用程序和成本开始分级,所以你想知道你想买什么SSD速度如何,注意两点:

1、主控不是PCIe Gen 4x4?首先在NAND应用程序和成本开始分级,所以你想知道你想买什么SSD速度如何,注意两点:

1、主控不是PCIe Gen 4x4?

2、NAND IO接口速度是1200-1600Mb/s的高速还是800-1200Mb/s的普速?

如果你需要高性能,如果你需要高性能M.2 SSD,所以不用担心别的,直接买PCIe Gen 4x4 高速NAND即可。

PCIe Gen3x4.因为产品要便宜,要降低成本,所以没有缓存方案就成了最好的成本方案。由于成本逐渐有序减产或停产,有缓存方案进行转型。此时,市场上有大量的集团联盟PS5018-E13T,慧荣SM2263XT以及InnoGrit IG5216主控已成为最佳选择,而WD我也看到了市场细分后的蛋糕,并迅速推出了自己的无缓存产品SN570应对低价策略。

PCIe Gen4x4.每个家庭都使用产品的大招,PCIe Gen 4x4,Nvme 1.3/1.4,LPDDR4高速大缓存,HDR NAND。

PCIe Gen4x4.每个家庭都使用产品的大招,PCIe Gen 4x4,Nvme 1.3/1.4,LPDDR4高速大缓存,HDR NAND。这导致该系列产品成本高,价格暂时下不来。

此时Plextor发布的M10E但特立独行,使用SM2267XT完成了对BiCS5 NAND的无缓存PCIe Gen 4x解决方案,然后Plextor这款产品也尽量以最低调的方式和节奏推出。本产品也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PCIe Gen 4x4 BiCS5 NAND消费者选择方案产品。作为第一批使用KIOXIA/SanDisk BiCS5的112层堆叠3D TLC的PCIe Gen 4x4 SSD,性能稳定性是不确定因素,因此Plextor M10E还是值得一测的产品。

开箱

▲包装正面

▲包装背面

▲包装左侧

▲包装右侧

▲开盒全家福

▲SSD本体正面

▲SSD本体背面

产品解析

▲首先,我揭开贴标暴露SSD的PCB,因为没有缓存单面SSD方案,所以1TB SSD使用一个主控和两个主控NAND。

▲主控:SM2267XTV AB

▲NAND:TH58LKT2X25BAEF x2

特别是,这个NAND为KIOXIA原厂原片。

▲先说这个主控SM2267XT

▲上图为SMI提供的SM2267XT可见公版设计,SSSTC还是没用SMI公版设计,但自己重新设计PCB走线。

▲SM2267XT由28nm工艺制造,SoC双核心部分使用ARM Cortex R5处理器,NAND支持4通道4CE,NAND IO接口速度为1200MT/s,最大持续读写速度为3900/3500 MB/s,4K随机读写最大速度为500K/500K IOPS。这个参数是相对的SMI旗舰消费级主控SM2264降规了不少。

说题外话,其实Plextor多年来,产品线一直没有低阶的概念,只有中高阶。M采用了10系列的高阶InnoGrit IG5236 BiCS4 HDR NAND的M10P系列,而中阶的M10E但意外没有采用PCIe Gen3的InnoGrit IG5216转而采用了PCIe Gen4的SMI SM2267XT ,最新的直接匹配BiCS5 HDR NAND。这真的让我有点惊讶吗?Plextor意图是直接全线升级PCIe Gen4么?

▲Kioxia TH58LKT2X25BAEF NAND是KIOXIA BiCS5,112层堆叠3D TLC,因为BiCS5125仍然是512Gb(64GB)Die,所以TH58LKT2X25BAEF依然是8Die 2CE,NAND IO接口速度为1200Mb/s。

其实Kioxia/WD的BiCS NAND历史挺有特色的:

▲历年ISSCC会议制造商公布Roadmap

可以发现,历年来Kioxia/WD在ISSCC公布的数据与实际发布的数据仍有很大差异:

2018年公布的96层BiCS4而言,其IO速度直接从64层开始BiCS3的533Mb/s提升到了800Mb/s,具体产品应用示例Plextor M9P和M9P Plus举例说明:

▲Toshiba TH58TFT1T23BAEF NAND是KIOXIA BiCS3,64层堆叠3D TLC,256GB容量,8Die 4CE。被使用在Plextor M9PeGN 1TB 上,板载4颗,正反两颗,

▲KIOXIA TH58LJT2T24BAEF NAND是KIOXIA BiCS4,96层堆叠3D TLC,512GB容量,8Die 2CE。被使用在Plextor M9PeGN Plus 1TB ,前板载2个。被使用在Plextor M9PeGN Plus 1TB ,前板载2个。

同样是Marvell 88ss109X系列主控,M9P 1TB 接驳了32Die 16CE,但还是做不了16Die 4CE的M9P Plus 1TB。理论在主控能力范围内,Die越多,SSD读写性能越强,但由于533Mb/s和800Mb/s的IO接口速度差距,让BiCS4.产品完全压制BiCS3。

而对于BiCS4.其实分类很深,具体分为普速版和高速版。

▲普速版的1TB单颗BiCS4在KIOXIA XG6-P 2TB SSD中使用,NAND编号为TH58LJT3X24BAEG,单颗1TB,16Die,IO接口速度仍然是800Mb/s。前板载两个,KIOXIA XG6-P 2TB是标准的PCIe Gen3x4 SSD。

高速版一般称为HDR(High Data Rate)NAND,特别是大容量和IO速度达到1066-1200Mb/s的BiCS4,这种NAND一般是专门给自己的PCIe Gen4x4 SSD使用。

▲TH58LKT3T2MBAEG NAND 是KIOXIA BiCS4 HDR NAND,96层堆叠3D TLC,1TB容量,16Die 。被应用在Plextor M10P 2TB,前板载2个。Plextor M10P 2TB是标准的PCIe Gen4x4 SSD。

事实上,我们可以追溯猜测编号规则:

BiCS4

1TB容量版本

为普速版编号TH58LJT3X24BAEG,

高速版号为TH58LKT3T2MBAEG

512GB容量版本

为普速版编号TH58LJT2T24BAEF

BiCS5

1TB容量版本

TH58LKT2X25BAEF

事实上,我们不必太在意数据,只需要关注第9和第11位数字,

第9是NAND分级类型。

第10是Block Page参数

第十一是制造产品nm技术。

第10是Block Page参数

第十一是制造产品nm技术。第九颗粒分类就不细说了。

第11,我怀疑同样的事情BiCS4有4和M两种nm技术制造,其中MHDR NAND。

理解复杂的编码规则全靠猜测,KIOXIA的NAND水深不可测。那么到底BiCS5有几种nm技术制造呢?闪存接口是否为16000Mb/s的HDR版本呢?让时间告诉我们!

测试平台

? CPU : AMD Ryzen 7 5800X

? MB : ASRock X570S PG Riptide

? Dram : Oloy DDR4-3600 16GBx2

? SSD(sys): Intel DC-S3500 800GB SATA

? GPU :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

? Cooler : Thermalright AK120MINI? PSU : Greatwall GW-EPS1560DA? Windows 10 Workstation Edition X64 20H2

? Ubuntu 19.04 X64WINDOWS测试部分

官方参数

TBW

▲测试前期CrystalDiskiinfo 8.12.1检测的SMART信息

▲测试后期CrystalDiskiinfo 8.12.1检测的SMART信息

从这里的写入量来看,主机总写入量为19.605TB,寿命消耗在1%-2%之间,假设寿命消耗在2%之间 ,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路由知识









路由知识

路由知识


喜欢 ()